住宅首重安全與舒適寧靜。同時,一個舒適的住宅與社區和社會服務必然有連結關係,也會對高齡者的獨居生活與生活品質產生直接的影響。此面向包含可負擔性、基本需求服務、設計、裝潢、維生供給系統、服務的可及性、社區與家庭連結、住宅選擇和生活環境等層面。
>>去看看基隆市推動成果
WHO高齡友善城市評估因子
可負擔性 |
|
基礎性服務 |
|
住宅設計 |
- 選用合適的建築材質以及安全的住宅結構。
- 提供高齡者足夠活動的空間。
- 依據不同環境條件,提供適當之居住設施(如空調或是暖氣設備)。
- 高齡者住宅應有平坦的表面、能容納輪椅通過與迴轉的廊道空間以及符合高齡者使用的浴室、廁所和廚房。
|
居家改造 |
- 因應高齡者需求,進行住宅的必要改建。
- 住宅的改建必須是可以負擔的。
- 住宅改建後的相關設備都必須是立即可用的。
- 提供住宅改建的補助津貼。
- 對於高齡者的需求必須有充分的理解以進行住宅的改建。
|
居家維護 |
- 維護費用必須是可負擔的。
- 有合格且可靠的服務提供者從事相關的維護工作。
- 政府提供的公共住宅、租賃住宅和公共區域均能得到良好維護。
|
|
在地老化 |
- 高齡者住宅必須鄰近社福機構。
- 提供可負擔的居家服務,讓高齡者在家即可受到服務。
- 高齡者可以清楚了解關於可提供服務的資訊。
|
社區整合 |
|
住宅選擇 |
- 提供可負擔的住宅供高齡者進行選擇,特別是較為脆弱或是身心障礙的高齡者。
- 高齡者清楚知道關於可供選擇住宅的訊息。
- 提供足夠和可負擔的高齡者住宅。
- 高齡者住宅必須提供適切的服務設施、舒適的生活環境與休閒娛樂的活動。
- 高齡者住宅必須可以融入當地社區。
|
生活環境
|
- 住處不會過分擁擠。
- 高齡者在居住的環境中可以感受到舒適性。
- 住宅避免興建在可能遭受自然災害的地方。
- 高齡者在居住環境中應有安全感。
- 提供高齡住宅安全措施的補助津貼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