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高齡者其實都希望退休後能有事做,高齡者認為自己的工作或當志工與自己會不會受尊敬有關,因此大多數高齡者希望有很多有薪水的工作與志工的機會可以選擇,讓他們依照自己的專長與興趣來決定做什麼,以獲得更多尊重。他們希望可以藉此帶動社會大眾一起參與公眾事物的風氣。在這個部分還包含當志工的選項、有薪水的工作選項、訓練、可及性、公眾參與、寶貴的貢獻、企業理念和給付薪水等層面。
>>去看看基隆市推動成果
WHO高齡友善城市評估因子
志工選擇 |
- 有一定的志工參與機會。
- 發展良好的志工組織:包含基礎設施、訓練計畫
- 技能或興趣與職位的媒合程度(例如:登記制度與資料庫的應用。)
- 給予參與志工補助(例:通勤、停車費用)。
|
就業選擇 |
- 有一定的就業機會。
- 防止高齡歧視的政策與法律。
- 「退休」是選擇,而非命令。
- 兼職或季節性的彈性高齡就業機會。
- 高齡者就業方案與經辦機構。
- 就業機構 (如商業公會) 能給予高齡者更多更彈性的志工與就業機會。
- 鼓勵雇主雇用高齡者。
|
訓練 |
- 給予退休高齡者職業訓練。
- 給予高齡者職業再訓練,例如新科技運用。
- 志工組織提供訓練。
|
價值貢獻 |
- 普羅大眾應尊重高齡者的貢獻。
- 雇主與組織對於高齡者的需求能很敏銳地感受。
- 提升雇主雇用高齡者之利益。
|
|
可及性 |
- 推廣告知志工與就業機會。
- 加強至工作地點的交通便利性。
- 接納身心障礙人士。
- 無須負擔工作上的額外費用。
- 給予組織協助;例如補助資金或補助保險費用。
|
公眾參與
|
- 可讓高齡者在組織內擔任顧問。
- 協助高齡者、給予能夠參與公眾事務的能力,例如設置博愛座,若有身心、聽覺障礙應給予協助。
- 請高齡者一起參與制定專為高齡者而設置的政策、方案與計畫。
- 鼓勵參與。
|
企業家精神 |
- 支持高齡者的企業與創業;例如販賣農產品與技術,小型企業訓練與高齡者微型貸款。
- 為高齡者設計小企業與家庭企業適合的資訊形式。
|
薪資 |
- 高齡者有合理的酬勞。
- 補助志工工作時支出。
- 高齡者的所得不從退休金或其他名義扣除。
|
|
|